close

咖啡機的濾杯一般而言規格約有三(1)直徑58mm(2)直徑55mm(3)直徑53mm,下面提供58mm和55mm兩種規格濾杯的照片,右邊是直徑58mm,左邊是直徑55mm。

圖一:兩種單份濾杯的俯視圖55mm(左)和58mm(右)

圖二:兩種單份濾杯的側視圖55mm(左)和58mm(右)

圖三:兩種雙份濾杯的俯視圖55mm(左)和58mm(右)

圖四:兩種雙份濾杯的側視圖55mm(左)和58mm(右)

而市場上則以58mm居多,55mm則有la san marco,53mm則更少。其差異性比較約略如下:

﹙1﹚濾杯面積與壓力比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分析
  咖啡機的壓力是以bar數來表示,而所謂1bar約相當1公斤的力量施加於每一平方公分的面積上,當咖啡機的壓力值設定在8至9bar時,相當於每一平方公分受到8至9公斤的力量,那麼使用直徑58mm的濾杯來填裝咖啡粉時,則表示有8至9公斤的力量施加於26.4平方公分的面積上,亦即在沖煮的過程中,濾杯裡的咖啡粉承受了約211至238公斤的力量﹙即8或9×26.4﹚。同理,直徑55mm的濾杯其面積為23.7平方公分,在同樣的條件下,濾杯中的咖啡粉則承受了189至213公斤的力量。
  以此類推,當直徑越小﹙面積越小﹚的濾杯在相同的絛件下所承受的力量越小,亦即該咖啡粉所應具備的阻抗力越小。反之,直徑越大﹙面積越大﹚所承受的力量也越大,濾杯中咖啡粉所應具備的阻抗力也越大。阻抗力大小的調整在粉量、填壓力道及濾杯直徑等條件都固定的狀況下,則咖啡粉末的粒徑大小(即粉末的粗細)則成為關鍵,當粉末粒徑較小時阻抗力較大,當粉未粒徑較大時阻抗力則較小。
  那麼,同理可証,在所有條件都固定的狀態下,直徑較小的濾杯其中咖啡粉的阻抗力較小,而其所使用的咖啡粉粒徑則較大(粉末較粗)﹔反之,直徑較大的濾杯其咖啡粉的阻抗力較大,其所使用的咖啡粉粒徑則較小(粉末較細)。
  再者,咖啡粉末粒徑的大小與萃取出來的風味有極大的關係,因為粒徑越小咖啡粉末越細,其切面越多。那麼,咖啡中的成分得以被萃取出來的物質相對性的較多﹔反之,粒徑越大,咖啡粉末越粗其切面越少,代表著咖啡中得以被萃取出來的物質相對性的較少。這意味著,粒徑愈小,在高溫高壓的沖煮過程中其風險是較高的。反之,粒徑較大,在高溫高壓的沖煮過程中風險是較低的。

﹙2﹚濾杯深度與風味差異分析
  在同樣容量但直徑不同的濾杯中,無論是9g抑或18g的濾杯都可以發現,直徑愈大的濾杯代表了其深度愈淺﹔直徑愈小的濾杯其深度則較深。那麼在標準的預浸過程中,直徑較大的濾杯則須較短的時間來完成預浸,而其所溶解並予以釋放的物質相對性的較少。反之,直徑較小的濾杯則須較長的時間來完成預浸,其所溶解並予以釋放的物質則相對性的較多,而風險性也相對較低(因非依賴咖啡粉粒切面多寡來決定)。

結論:在兩相比較的過程中,就直徑58mm及55mm二種口徑的濾杯各有優劣,就萃取咖啡成分的方式有著極大的不同。就上述推論,為避免風險求取較高穩定性,應以後者為佳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coscafe 的頭像
    marcoscafe

    marcoscafe

    marcos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